我國的蛋雞養殖產業經過4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是世界上大雞蛋消費與生產國。雖然養雞業逐步走向了規?;图s化,但事實上目前我國的蛋雞養殖戶中還是有很多分散在農村的小型養殖戶,甚至有3%左右的養雞戶存欄規模少于200只。目前,1萬只蛋雞存欄量以下的小規模養雞戶在我國總體蛋雞養殖中占據了60%的比例。
由于小規模養雞場的大量存在,所以我國養雞業的整體自動化水平不高。這是因為小規模的養雞場沒有較大的資金采購自動化設備。正是基于這一點,很多人看衰農村的小規模蛋雞養殖場,認為它們是一種落后的、遲早會被淘汰的養雞模式。那么,未來的蛋雞養殖究竟會是怎樣的呢?農村家庭養雞還有前途嗎?
不可否認,農村小規模的養雞場問題多多,比如較弱的雞病預防能力,較差的行情預測能力,較低的風險抵御能力等。這些問題會降低蛋雞養殖的收益,增加養雞的難度,加速小規模蛋雞養殖場的淘汰步伐。不過,對于很多農民來說,小規模養雞并不是的收入來源。而家庭養雞的機動性很強,可以根據行情隨時調整養與不養,養多還是養少。很多準備把養雞當做創業項目做的農民,其實也不指望靠養雞賺大錢,他們只是想著找一個可以替代外出打工的事兒做。
因此,農村家庭可以因地制宜的找尋當地的農業作物適當代替飼料,降低養雞的飼料成本;小規模養雞甚至是散養,雞感染疾病的風險也會降低。這兩點保證了農村家庭蛋雞養殖的競爭力。至于那些有創業雄心的農民,這幾年的行情,1萬只規模的蛋雞養殖場足以滿足夫妻二人的就業創業需求了。以目前我國的蛋雞行情來看,飼養幾百只的家庭蛋雞養殖可以作為收入補貼,機動靈活,飼養幾千只到上萬只的蛋雞養殖場也還有一定的生存空間。
當然,未來幾年我國蛋雞養殖行業會有一個升級,但吃香的大體是規模1萬只到3萬只的農村家庭養雞農場。所以,目前在農村靠蛋雞養殖生存下來的養雞戶,還是應該加速升級,以免被淘汰。而那些幾百只幾十只規模的養雞戶,如果想在養雞業發展,特色化和綠色生態化是一條難走但可以試試的路。